六一,致充满活力的年轻律师们
作者|杨颖
6月1日,儿童节,之于律师这个行业,既尴尬又美好。
成为这个行业的一员,今年已经迈入第八个年头了,说自己资深吧,好像还差点,说自己是新人吧,又感觉有点装嫩。但不知怎么的,一想到这个节日,总觉得想说点什么。
当初,带着一股脑的热情一头扎进这个行业,尽管当年只是一个硕士毕业初出茅庐的小丫头,回想起来,那年夏天,初来到成务的我,除了一腔热忱和好奇,再没有夹杂任何情绪,傲慢的、胆怯的、质疑的,亦或是其他。但也从那个夏天开始,我从一个活的没心没肺的孩子,开始感悟成长。
在成年人与儿童相比,儿童最大的好处就是对未知的世界永远充满着好奇、感知与探索,不怕跌倒和受伤,而成年人,成熟了,却也怕了、累了和冷漠了。
律师这个职业,是个厚积薄发的职业,起步的时候比起选择进入行政事业单位的同龄人,生活多了许多不稳定因素,当自己年轻的朋友都还在自称“本宝宝”并且开心过六一的时候,我们却生怕当事人因为年龄而看轻自己,硬要故作老成地替人答疑解惑。但是,不管职业赋予我们多大的使命与责任,我们毕竟拥有一颗火热而有力跳动着的年轻心脏以及一股子带着青春荷尔蒙气息的闯劲儿,我喜欢称其为“被尴尬包裹着的美好”。
今天,请容许我们忘掉年轻律师的尴尬,放大青春的美好,张扬地宣示我们的骄傲:
1、我们科班出身、系出名门,专业功底深厚; 2、我们拥有对这个职业最纯粹的向往与解读,并为之奋斗不懈; 3、我们深信1+1>2,善于团队协作; 4、我们虽然暂时体会不到“劳逸结合”,但更不稀罕所谓的“安享晚年”; 5、我们灵动而富于创新,善于在法律的前沿领域闯荡; 6、我们拥有张扬的内在和谦虚的外表。 尴尬并美好着的年轻律师们,骄傲之余,也会谨记六一节前辈送给我们的十六条成长建议: 1、忠于自己的内心。 2、没有人会永远为你兜底。 3、形象是行走的名片。 4、没有强大的内心,如何承载成功的厚重。 5、获得客户信任的主要方式:一是做事,二是沟通。 6、做业务,怎么认真都不过分。 7、帮忙,就是把别人的事当作自己的来做。 8、自己都不满意的东西,不要拿给别人看。 9、做人看过程,做事看结果。 10、业务能力是第一生产力。 11、合格与优秀之间的距离是思考的深度。 12、保持职业新鲜感。 13、平台决定高度。 14、同一时间能做三件事的只有团队。 15、不要触碰职业底线。 16、从好的微信公众号中汲取营养,如:河南成务律师事务所(chengwulv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