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我们在
未来已来,我们在
2018年8月24日,周五,中午。一点钟时间一过,青训营微信群闪个不停,我打开手机一看,原来是班委在不停地发出指令,节奏很快。本以为青训营就是大家一起交流交流,上上课、喝喝酒、聊聊天,但班委的指令以及已经提前两天发出的集结令,却又在不断地告诉大家,这不是一次休假,绝对不是!青训营到底是什么?我好奇起来。
有幸成为组长
青训营第二天下午,拓展训练,开始前要求各组选个组长,起个名字,设计个队旗,策划个口号。我还没反应过来时,旁边有人喊了一声“我们组有孔政龙,有许镇江,既有龙又有江,就叫猛龙过江吧,组长就这么定了,孔政龙!”然后一把把我推了出来。我正茫然间,已经有人迅速把队旗画好,一条卡哇伊风格的龙,旁边是四个字“猛龙过江”,口号也有人迅速确定,“猛龙过江,势不可挡!”所有这一切都在瞬间完成,我就这样非常幸运地成为我们二组的组长。
青训营设立初衷
青训营第三天上午课间休息时,班长苏华伟作为参加过全国青训营的老学员,提到了设立青训营的初衷。全国律协在调研中发现,律师行业当下的问题是“大佬已老,仍占山;未来已来,无青年”,律师队伍存在接班人青黄不接的问题,所以才有了全国青训营,河南青训营在模式上与全国青训营完全一致。听到这话,我眼前一亮,这不正是我来青训营要解决的疑惑吗?
竞争与备战
青训营学员活动有两大主题,微论坛与辩论赛,四个小组就此展开竞争。
一组微论坛首先登场,其以一段极为精彩的视频强势开幕,给了要次日举办微论坛的我们二组以极大震撼。当晚,我们二组集体对一组微论坛进行复盘,对其优劣进行反复分析,复盘结束,大家迅速确定工作方向:发言一定要针锋相对,区分度一点要明显。据此,各轮发言的主题、针锋相对的关键词逐一确定,PPT也在此基础上完善。微论坛准备的环节非常紧凑,并没有浪费时间,但结束时仍然过了12点,大家毫无例外都已疲惫不堪。
成果是明显的,次日上午,我们二组微论坛结束后,不断有其他组学员说做的非常好,给了他们很大压力。
辩论赛,我们二组因有三辩何静这个大咖,初赛波澜不惊,顺利闯入决赛。但专家点评时说,二组的自由辩论环节非常差,完全靠技巧,没有任何针锋相对的硬碰硬。必须改变!决赛前夜,我们二组对初赛进行结果倒推过程的复盘,复盘之后对决赛题目进行破题,对辩论尤其是自由辩论环节确立辩论逻辑。当我在写字板上把论证过程及效果目标一步步写出来的时候,组员给我起了个外号“逻辑哥”。这个晚上的时间非常紧张,真正开始准备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除去一辩和三辩,我们剩下所有人都作为二辩曹峰的陪练,从各自不同角度为曹峰抛问题、出主意。其他人在两点左右已是筋疲力尽,而我们的辩论队员则是准备到了凌晨四点多,包括我们的一辩,怀孕五个月的宝妈——王静。
辩论赛决赛,异常精彩,我们原本最弱的自由辩论环节,也变得强硬无比。
传承与未来
青训营最后一天上午,我去班委参加本次青训营最后一次会议,在我按照要求给我们组成员打分间隙,班委谈论起了青训营的传承。告别的时候,我握着班长的手,简要介绍了我们成务律所的情况,说我来就是为我们律所的传承寻找答案,并转发了代表我们律所精神的、由冯明辉律师撰写的两篇文章《起步,一起做一个精致的律所》《似水流年 不忘初心——纪念开物律师创始人谢平建律师》。
回到房间,舍友早已离开。收拾完行李,我坐在沙发上,静静地思考这几天来的得与失。
我来青训营是为了什么?
我们河南成务律师事务所的前身是开物律师事务所(郑州)分所。开物律师事务所由谢平建律师一手创办,我没见过谢平建律师,但我从我们所主任冯明辉律师口中知道,谢平建律师是个理想主义者,他“崇法理,尚公义,对业务精益求精,对新锐扶持有加”,他一直致力于“构筑优秀的管理体制,营造优秀的文化氛围,建立优秀的团队精神”,为实现自己理想中的律所模式,他不惜放弃了自己一手创办的、河南第一个获得部级文明所称号的开物品牌。
河南成务律师事务所主任冯明辉律师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对行业的现有弊端、对律所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着清晰的认识,一直致力于改变“案源的压力、生活的疲惫、专业的瓶颈、孤独的奋斗”的行业现状,一直致力于实现“平和、儒雅、考究、精致”的律师梦。为此河南成务律师事务所在2014年底进行了一次改革,不断地招募80末、90初以及更年轻的毕业生,把他们放到团队中进行培养,从一开始就给他们灌输精致律所、团队合作的理念。这期间,有成功也有挫折。“开物成务”的精神如何传承,是摆在成务律所面前最大的问题,也是我来青训营的目的。
我在青训营感受到了什么?
青训营藏龙卧虎,个个都是精英。我来这里,从性格上讲也本想是做一个观察者,我感谢组员的信任,他们推选我担任组长,让我有机会带领一个团队。青训营里的每天都处于高压力、高节奏状态,每天的休息时间理论上都只有五个小时。我们二组,我们猛龙过江队,每个人都在拼尽全力做事,都在为团队贡献最大力量,任何人、任何时候,为了团队,都在不计回报地奉献。
我深深感受到,团队,只有团队才是无所不能的!
我从青训营找到答案了吗?
进营第三天,我代表我们二组接受了采访,采访主题是“青训营带给你的改变”。我的回答是“责任,青训营代表了河南律师行业的人才储备,代表了河南律师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压力,带领行业发展是压在青训营成员肩头的重任;担当,青训营成员是承上启下的一代,无法逃避,也无处逃避,必须迎难而上。”
有人说我太装,但我说,这确实是我的真心话。来青训营之前,我刚刚被提为一级合伙人,我能感受到成务律所对我的期待,也能感受到无法名状的压力,为此,曾数晚睡不着觉。带领成务律所发展是我的责任,但我自忖不是一个合适的人选,我只是当前状态下一个最无可奈何的选择!来青训营之后,当苏华伟班长讲了设立青训营的初衷后,我的情感一下子喷薄出来,找到了共鸣。原本我只想为如何寻求律所发展寻找答案,但没想到青训营的格局更大。
反思这几天的生活,保持热情,团结合作,让团队成员发挥最大的实力,是我得到的部分答案。但对律师行业来讲,这是不够的,毕竟律师要以业务为王,其他部分需要继续思考,继续与青训营成员交流。
不管如何,青训营学员的表现已经就全国律协的问题给出了答案:未来已来,我们在!
再见,青训营!加油,猛龙过江队!
离开的时候,回望酒店,无限感慨,于是发了个微信。既然组员都称我逻辑哥,那我的微信也要富有逻辑,微信九宫格照片,第五张也就是最中间那张,是本次青训营的主题宣传板“青春似火,律动大河”,这是本次青训营的象征;第二张和第八张,分别是二组的“猛龙过江”队旗和集体合影,表现的是我们“势不可挡”的二组;第一张和第三张,分别是早上晨跑和晚上讨论的照片,代表青训营高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第四张和第六张分别是辩论赛和微论坛照片,代表这几天的青训成果;第七张和第九章分别是二组男学员和女学员的欢乐自拍,代表我们任务完成、压力释放后的兴奋。 看着照片,我念叨起每个组员的名字,最热情的任贺磊,最亲和的曹峰,最内敛的徐长久,最思辨的许镇江,最有学习劲头的韦颖颖,最富奉献精神的王静,最能牺牲自我的王庆霞,最像大姐的李桂萍,最全能的何静,最隐藏的姜爱军,最任劳任怨的王浩,最有团队意识的魏立,还有最不动声色的李冰,我爱你们,所有人!永远!